于金石拓片艺术中管窥国宝丰姿:“纸本里的盂克双鼎”展顺利开幕

8月8日下午2点,《纸本里的盂克双鼎》展在上海闵行明朝吕克孝故居顺利开幕。本次展览由上海市收藏鉴赏家协会、华亭文社、秦汉胡同主办,七宝古镇管委会办公室、上海市培训协会艺术专业委员会、长江商学院上海校友会大文化六度空间俱乐部、上海市临汾商会合办,秦汉胡同毫艺术承办。

大盂鼎、大克鼎是迄今为止有铭文的青铜鼎中最大的两件,与藏于台北的毛公鼎被并称为“海内青铜器三宝”。它们于19世纪先后出土于陕西岐山县和扶风县,后由潘达于女士捐献给新中国。1952年上海博物馆开馆之际,大盂鼎和大克鼎才首次得以与公众见面。大盂鼎自1959年起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七月刚刚在上海博物馆闭幕的特展中,这两件国宝得以重聚,并与另外19件殷商晚期至春秋战国的青铜鼎共同展出。

在古韵雅朴的展厅内,围绕大盂鼎和大克鼎百余年来的出土与流传经历,三个篇章徐徐展开:“文献资料”、“潘氏朋友圈的金石艺术”和“盂克双鼎全形艺术”。在上博、国博主办的大盂鼎、大克鼎器物合展之际,主办方藉由“鼎盛千秋”之吉意,庆祝建党100周年,献礼祖国,献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本次展览线上线下结合,观者在丰富的文明物证和详实的文献资料前,深深驻足,仔细体会这场百年前的金石文化盛宴。在观展的人群中,十几位来自同济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对于金石拓片这种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深感好奇,几位学生甚至为一些珍贵展品逐一拍照。文化审美的差异没有阻挡中国古韵魅力的流淌,古今智慧的传承、东西文化的碰撞,在人与物的交流中,得以延展和开拓。

开幕当天,上海文史研究馆诗词研究社社长曹旭,前上海书画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茅子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书画篆刻家王琪森,西泠印社社员汪黎特、朵云轩集团原党委书记、朵云轩拍卖公司总经理、篆刻师杨治埜、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一级主任科员史怡婷等多位海派艺术家参加了主题研讨会,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理事长古菲在线参会,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著名文物专家陈根远,著名文化学者刘墨也为本次研讨会视频致辞。研讨会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朵云轩拍卖公司创始人祝君波主持。

会议开始前,本次展览的发起者、秦汉胡同创始人王双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达了感谢。他提到自己对黑老虎的感情,源自从小生活的吕梁山,源自那里的黑与白、星空和月亮。金石传拓不只穷极黑白之道,二元极简,还承载着先秦无与伦比的方块汉字,形成中国特有的诗信仰。此次能在上海举办金石展,需要感谢海纳百川的时代,感谢各位文化专家、金石学者的关心和支持。

研讨会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书画篆刻家王琪森提到,《纸本里的盂克双鼎》是一个高品位、珍稀性、专题化的展览,具有三个特点:秉承发扬了海派收藏的高端性、特色性、引领性;从所弘扬的金石精神中折射出了民族精神;从金石器形学中体现了人文价值意义。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朵云轩拍卖公司创始人祝君波作总结发言,他表示,金石艺术有四个特点:实物的证据、文字的载体、审美的功能、鉴定传承的依据。他建议承办方秦汉胡同毫艺术,以此次展览为起点,向专特精深的博物馆发展,同时加强教育和出版,建立金石碑帖传习所,让更多人参与和传播金石艺术。

本次展览的近百件展品,全部为秦汉胡同毫艺术的收藏品。研讨会最后,祝君波、茅子良、王琪森、王双强上台点亮启动球,共同见证秦汉胡同毫艺术的正式启动。另外,上海市收藏鉴赏家协会会长陈鹏举特意为本次座谈会发来贺信。作为与文教、毫空间共同构成秦汉胡同主营业务三进院的秦汉胡同毫艺术,将致力于稀缺艺术文化资源数字化和分散的产品与服务网络化,并依此打造强势文创IP,探索连接用户、设计师、空间、文化艺术产品提供者等角色的创新业务模式,将中华诗性美学生活与全世界分享。

《纸本里的盂克双鼎》展览从即日起将持续到8月13号,喜欢中华国宝大盂鼎、大克鼎,或者对金石拓片艺术感兴趣的朋友们,可关注“秦汉胡同毫艺术”公众号线上看展,或预约前往观展。展览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北横沥路43号秦汉胡同国学馆。

环球文化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环球文化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环球文化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

评论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真诚欢迎广大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合作,环球文化网为艺术家艺术单位做代理销售和宣传广告,如有以上合作意向,请主动与我们联系。相信会携手步入美好的愿景!互惠双赢。
声明:“环球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存在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